查看“甘塔拔”的源代码
来自上座部佛教百科
←
甘塔拔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甘塔拔'''([[巴利语]]:{{NLK|gandhabbā}})天部众名,古音译作-{乾闼婆}-、-{犍闼婆}-、-{干沓婆}-等,意为-{食香}-、-{香阴}-、-{香行}-等。以香气为滋养的神,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为东方[[持国天王]]之部属。<ref>《巴利中英日词典》</ref> ==經藏出處== 《[[相应部]]·三·第十·甘塔拔相应》:<ref>元亨寺汉译《南传佛教经藏》</ref> {{Cquote|“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甘塔拔'''天,谛听。 诸比丘!如何为'''甘塔拔天'''耶? 诸比丘!有依根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树心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树肤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树皮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树芽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叶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华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果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液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香香而住之天。诸比丘!如是名为'''甘塔拔'''天。”}} 《[[长部]]·二·第二一·帝释所闻经》 {{Cquote|复次,天主帝释,言'''甘塔拔'''子般遮翼(五髻):“般遮翼!彼世尊住摩揭陀王舍城东安巴产达婆罗门聚落之北毗陀山因陀娑罗窟。般遮翼!今我等为见彼世尊、应供、等正觉者,诣往如何?” [般遮翼]应诺帝释:“唯然,卿”。'''甘塔拔'''子般遮翼即持麦鲁瓦木之黄琴,加入天主帝释之随行。}} ==概要== [[File:accharā.jpg|thumb|right|公元10世纪越南茶邱(Tra Kieu)的飞天,雕刻于舞蹈台座底部]] [[File:vihangama.jpg|thumb|right|甘肃安西榆林窟第15窟中的伎乐飞天]] *甘塔拔是一种半神有情,居住在四大天王天,属于最底层的天人。<ref>元亨寺汉译《长部·二·第一八·阇尼沙经》:世尊!如是,常童子梵天,自己化为三十三天之形,于三十三天之各座结跏趺坐,告三十三天言:“三十三天!诸卿如何思惟?彼世尊为众生之幸福,为众生之安乐哀愍世间,为人、大之利益、幸福、安乐而行动者,任何人该归依佛陀、归依法、归依僧伽、于教善奉行,彼身坏死后,或者生于他化自在天、化乐天、赌史多天、夜摩天、三十三天、或者生于四天王天。又虽赴最下界方可赴甘塔拔界。”</ref>他们通常和阿修罗、龙列在一起。生为甘塔拔是由于持守了最低层次的戒行。 *对一位比库而言,投生为甘塔拔不是一件体面的事。<ref>《长部·二·第二一·帝释所闻经》:世尊!于此迦毗罗城,有信仰佛、法、僧之戒具足者,瞿毗释女。皆舍弃女心而起丈夫心,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界,为忉利天伴,成为我等之公子。而于此处可知此天子瞿波。然,更有三比丘,于世尊之 处修梵行,而生于低位之'''甘塔拔'''。彼等唯有享受五欲之快乐,来我等之处,供御奉事。我等之处,供御奉事之彼等,被天子瞿婆咎责言:“卿等未曾听闻世尊之法乎!汝等之面向于何处耶?我虽为女身,尚信佛、法、僧而戒具足,舍弃女心而起丈夫心,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界,为忉利天伴,成为天主帝释之公子,而于此处,知我是天子瞿婆。然而卿等,于世尊之处修梵行,却生于低位之'''甘塔拔''',见同修梵行,却生于低位之'''甘塔拔''',此愚痴是我等所见者乎?”世尊!天子瞿婆所咎责彼等二人之中,既[一人]得念,生于梵辅天之位,有一人还住于其他之欲乐。</ref>甘塔拔被认为是天界的乐神,般遮翼({{NLK|Pañcasikha}},甘塔拔之子,又名五髻、五顶)、{{NLK|Suriyavaccasā}}和她的父亲{{NLK|Timbarū}}都是甘塔拔。 *他们侍奉沙咖天帝及其他天人,男性的甘塔拔成为女性甘塔拔的伴侣。女性甘塔拔叫做{{NLK|accharā}},即仙女、飞天,他们的王是统治东方的持国天王({{NLK|Dhatarattha}})。 *甘塔拔有时也称为飞天({{NLK|vihangamā}})。《长部·第三二·阿嗒那帝亚经》中提到,在比库和比库尼的独处修行时,甘塔拔可能会去干扰他们。佛陀说,有情生为甘塔拔是由于他们发愿如此,并讲述了依植物的根香、皮香、液香、花香等而住的几种甘塔拔。 *有时'''甘塔拔'''也被说成是掌管受孕,这是对《中部·第三八·爱尽大经》中{{NLK|gandhabbā}}一词的错误翻译,此经中讲述了受孕的必要条件:父母结合,母亲在受胎期,和甘塔拔现前。在注释书(MA.i.481f)中,将此处的'''甘塔拔'''解释为{{NLK|tatrūpakasatta}},意即“适合和准备投生的到此相应父母的有情”,复注认为{{NLK|tatrūpakasatta}}一词代表此处{{NLK|gandhabbā}}的含义。<ref>英国伦敦巴利圣典协会印刷出版《巴利正名佛教词典》(Buddhist Dictionary of Pali Proper Names)</ref> ==甘塔拔誤解為“中有”之辨析== 中有:梵语{{IAST|antarābhava}},又作中阴、中阴有、中阴身。古印度部派佛教时期[[说一切有部]]等部派所执持的观点。他们把众生流转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称为四有:中有、生有、本有和死有。其中的“中有”是有情在死后而尚未投胎之间的生命状态。其理據之一為: 《[[中部]]·一·第三八·爱尽大经》: {{Cquote|诸比丘!三事和合而入胎,是有父母之会合,但母还未有经水且'''甘塔拔'''不现前,其时不入胎。又此有父母之会合,母已有经水,但'''甘塔拔'''不现前,其时不入胎。诸比丘!有父母之会合,母已有经水,且'''甘塔拔'''现前者,如是三事和合者,有入胎也。}} 经文中的“甘塔拔”和作为天界音乐神的巴利语相同。但是,这里的“甘塔拔”显然不是指天神。有人把它解释为所谓的“中有”,并认为这篇经文是佛陀说“中有”存在的证据。《[[論事]]》[[覺音]]註釋註解這是東山住部與[[正量部]]的邪執: {{quote|"有名中有,其時如具天眼者而無天眼者、如具神通者而無神通者之有情,窺察父母交會之時及月水時,七日或七日以上住"者,乃東山住部與正量部之邪執。}} 南传上座部佛教并不承认有此“中有”,因为死与生之间是没有中断、间隔的。该经的《义注》解释说: {{Quote|'''甘塔拔''':去到那里的有情。现前:并非父母结合时站在旁边观看叫做现前,而是由于业的运作而使一个有情在那个地方出生是这里的意思。}} 这段释文中的“并非父母结合时站在旁边观看叫做现前”一句,即否定了所谓“中有”的说法。但是释文把'''甘塔拔'''解释为'''去到那里的有情'''({{NLK|tatrūpagasatto}}),其意思还是不够明确。于是,该经的《复注》继续解释说: {{Quote|'''甘塔拔''':通过相的出现而指示将去投生之趣而得名“去”的导致有(再生)之业的发生、转起为甘塔拔,即正投生到那里的有情,因此说为去到那里的有情。}} 然而,巴利语{{NLK|gandha}}的原意是香、气味,怎么可以解释为“去”呢?如果我们再参考律复注《心义解疏》在解释这段经文时对{{NLK|gandhabba}}从巴利语法上的分析: {{Quote|甘塔拔:去到那里的有情,叫做'''要去'''({{NLK|gantabbo}})。Ta应作为dha(作,做)来解释。又或者通过相的出现而指示将去投生之趣而得名为'''去'''的导致有(再生)之业的发生、转起为甘塔拔,即投生到那里的有情,因此说为'''去到那里的有情'''。现前即已去到。在此并非父母结合时站在旁边观看叫做现前,而是由于业的运作而使一个有情在那个地方出生,即是只住于[结]生之前,根据趣相等所缘而投向再生的意思。}} :在巴利语词源学上,dha有时可以作为ta来解释,于是,{{NLK|gandha}}便可解释为{{NLK|ganta}}(去到),而{{NLK|gandhabba}}也可解释为{{NLK|gantabba}}(要去,应去到)。所以,本经中的gandhabba是由词根√gam(行,去)加上未来义务分词后缀tabba构成(√gam+tabba→gantabba→gandhabba),它并不作gandha+rv+a解。如此,它既不是北传所解释的“寻香行”、“食香”等,也不是所谓的“中有”。这里的gandhabba应解释为“去到那里的有情”(tatrūpaga-satto),即正随业力投生到该投生之趣的有情。<ref>玛欣德比库《甘塔拔是“中有”吗?》</ref> ==外部链接== *[http://www.palikanon.com/english/pali_names/g/gandhabbaa.htm 巴利正名佛教词典·Gandhabbā] *[http://theravada-china.org/thread-2163-1-2.html 甘塔拔是“中有”吗?] ==注释与引用== {{reflist|1}} [[Category:基本概念]]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Cquote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IAS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NLK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Reflist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甘塔拔
。
导航菜单
页面操作
页面
讨论
查看源代码
历史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台灣正體
页面操作
页面
讨论
更多
工具
其他语言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搜索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