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火界”的源代码
来自上座部佛教百科
←
火界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火界'''(巴利语:{{NLK|tejodhātu}})四大种(mahābhūta)之一。火界被体验为热或冷。<ref name="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菩提比库编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ref> ==经藏语源== 《中部经典一·二八·象迹喻大经》<ref>元亨寺汉译《南传佛教经藏》</ref>: {{Cquote|诸贤!云何为'''火界'''?曰:为'''内火界'''与'''外火界'''。诸贤!云何为内火界?独自存在于内身之火及火者,依[此]而存在者,即由此所热[熟],以此而老衰,以此烧之,以此正变化啖、饮、嚼、味、其他皆独自存于内身之火及火者,依(此)而存在,诸贤!此谓内火界。此内火界与外火界是火界也。而且,‘彼非予,予非彼,彼非予之我,’如是以如实正慧见之。以如实正慧见之者,厌离于火界,心离火界。}} 《中部经典二·六二·教诫拉胡喇大经》: {{Cquote|拉胡喇!何为'''火界'''?[火界]为'''内火界'''与'''外火界'''也。拉胡喇!何为内火界?凡独自存于内身之火以及火态物,与依之而存在之物,即以此[火]被热之,以此[火]被衰老之,以此[火]被烧之,以此[火]啖、饮、嚼、味之至正常消化者,其他一切,各自内身所执受火、火态。罗喉罗!此谓之内火界。内火界与外火界,此即为火界也。而对‘其[火]非属于我、我非是此(火),此[火]非有我。’如是观此应以正慧如实观之。如是对此[火]以正慧如实观已,则厌离火界心离火界贪。}} ==论藏出处== 《法集论·第二篇·色品》: *论母·五种色聚 {{Cquote|五八八 五种色聚-----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以及色之取者-----如是为五种色聚。}} *第五注释 {{Cquote|九六四:云何为【色之火界】?所有之火、火性、煖性、热、热性物或内、外、已取、不已取物物-----是为【色之火界】}} ==注释书解说== 《清净道论·第十一·说定品》<ref>觉音尊者著《清净道论》</ref>: 在《象迹喻大经》中: {{Cquote|“内的自身的”,这两者与“自己的”为一同义语。“自己”即于自己中生而属于自己的相续的意思。譬如世间中谈论关于妇人的,称为“妇女的(论)”,因在自己之内而生起故称“内的”,因为是自己的缘而起故称“自身的”。…… ……猛利故为'''火'''。在于前述的诸火之中故为'''火态'''。那是什么?即火界的暖热的特相。‘以它(而热)’即由于火界的激动而此身发热,如由于一日的疟疾等而发热。‘以它而老’即由于它而此身衰老,成为根坏力竭皮皱发白等的状态。‘以它燃烧’即由于火界的激动而烧此身,那被烧者哀叫著「我烧!我烧!’并希冀涂以经过百次清洗的酥而混以牛乳和旃檀,并希多罗扇的风,‘以它而使食的饮的嚼的尝的得以消化’即由于它而使食的饭等,饮的饮料等,嚼的麦粉所作的硬食等及尝的芒果蜜砂糖等得以消化——由(消化)液等的作用而分化(食物)之义。这里前面的(热、老、燃烧)三火界是(业、心、食、时节的)四等起,最后的(消化——火界)只是业等起。}} ==现代解释== '''寻法比库中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火界的特相是热(或冷); *作用是使到(同一粒色聚里的)其他色法成熟; *现起是不断地提供柔软; *近因是其他三界。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 *在《法集论》里,将四界分为十二个特相。火界的特相是热和冷,这是一对。 *换而言之,温度就是火界。作用是使俱生色法成熟,也就是在同一粒色聚里面,它能够促使其它的色法成熟。表现为不断地提供柔软。近因是其余的三界。只要有物质现象,必定会有温度。 *空气里面也有温度,我们的体内有体温,碰到这些地面会比较冰凉,能够体验的这些温度,就是色法里面的火界。 ==参见== *[[色]] *[[四大种]] *[[地界]] *[[水界]] *[[风界]] ==注释与引用== {{reflist|1}} [[Category:四大]]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Cquote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NLK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Reflist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火界
。
导航菜单
页面操作
页面
讨论
查看源代码
历史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台灣正體
页面操作
页面
讨论
更多
工具
其他语言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搜索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