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瓦提

沙瓦提(巴利語:Sāvatthī),是印度一座古老的城市,是佛陀時代印度的六大城市之一,高沙喇國的首都。佛陀在此度過了25個雨安居。著名的揭達林給孤獨園精舍在沙瓦提城的近郊。
地理位置
沙瓦提城坐落於富饒的恆河平原,現隸屬於印度安塔-普拉迭許州(Uttar Pradesh)(北方邦)的甘達區(Gonda District),勒克瑙(Lucknow)以北120公里。
沙瓦提城坐落於阿吉瓦提河邊(Aciravati,如今叫做雷提河Rapti River),在佛陀時代,沙瓦提是高沙喇國(Kosala)的首都,國王是佛陀的在家弟子巴謝那地王(Pasenadi)。沙瓦提是一個美麗的農業多樣性城市,也是咖西國(Kasi)和高沙喇國(Kosala)聯盟的最大城市。
從王舍城(Rajagaha)到沙瓦提的道路,中間經過韋沙離(Vesālī),在《彼岸品第五》[1]中說,兩地之間的休息點有:謝達亞(Setavya),咖畢喇瓦土(Kapilavatthu),古西那拉(Kusinara),帕瓦(Pava),旁迦城(Bhoganagara)。此外,還有一條從沙瓦提城南方經過沙柯達(Saketa)到高賞比 (Kosambī)的路。在沙柯達(Saketa)和沙瓦提之間,是托拉那瓦土(Toranavatthu)。[2]
佛教事跡
佛陀長年在沙瓦提居住說法。他第一次來到沙瓦提是由於在王舍城受到給孤獨長者(Anāthapiṇḍika)的邀請。沙瓦提最重要的僧院是揭達園林(揭達林給孤獨園)(Jetavana)和東園精舍(鹿母講堂)(Pubbārāma)。在揭達園林對面,還有巴謝那地王所建的王園精舍(Rajakarama)。在離城不遠之處,有一片黑暗森林叫做盲人林(Andhavana),不少出家人在那裡修行生活。在沙瓦提城門外,有一個居住著500戶漁民的村莊。[3]
在沙瓦提城佛陀主要的護持者有:給孤獨長者(Anāthapiṇḍika), 維沙卡(Visākhā), 蘇拔瓦薩(Suppavasa)和巴謝那地王(Pasenadi)。[4]
據伍德沃德(Woodward)統計[5],巴利經藏中有871經是佛陀在沙瓦提所說,其中844經講於揭達園林,23經講於東園精舍,4經講於沙瓦提城近郊。這些經中,長部有6經,中部有75經,相應部有735經,增支部有54經。佛陀在沙瓦提度過了25個雨安居,而在其他地方僅度過20個雨安居。在沙瓦提的25年中[6],佛陀有19個雨安居是在揭達園林精舍度過,只有6個雨安居是在東園精舍。於此可見,佛陀在沙瓦提度過了他弘法的一生大部分時間,也在此講述了大量的教示和法義。
沙瓦提現狀
公元7世紀中國唐朝玄奘法師來此朝聖時,發現沙瓦提城已經荒廢。
如今沙瓦提城古老的城牆遺址依然還在,此外還有3處古老的建築遺址給人參觀:盎古利馬喇舍利塔(Aṅgulimāla Stūpa),給孤獨長者舍利塔(Anāthapiṇḍika Stūpa),還有一座耆那教的祖師廟(Jain Tirthankara)。在沙瓦提城外,有一座紀念佛陀顯示雙神變(Yamaka Pāṭihāra)(Twin Miracle)神跡的紀念塔。還有揭達園林的遺址是朝聖者的主要目的地,還有佛陀居住的香室(gandhakuṭi)及阿難菩提樹。
其他
漢傳文獻翻譯為舍卫国,舍卫城,室罗筏,室罗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