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食”的版本间的差异
小 |
(→参见条目) |
||
第36行: | 第36行: | ||
*[[阿毗达摩讲要]] | *[[阿毗达摩讲要]] | ||
− | [[Category: | + | [[Category: 基本概念]] |
2011年8月31日 (三) 19:37的版本
段食(巴利语:kabalinkārāhāra)又名食色、搏食,指一般的物质食物,是众生四种食物之一。
概述
“ | 诸比库!有此等四食,使有情或众生存住,摄受为生。有哪四食呢?或粗、或细之搏食,二是触食,三是意思食,四是识食。
诸比库!此等四食使有情或众生存住,摄受为生。《经藏·相应部》(SN.12.11) |
” |
段食的功用是:
“ | 如壮牛的老去,只增长筋肉,不增长智慧。《法句经152》 | ” |
段食是人类求生的主要食物。凡是以口服食的食物,为物质之食料,以香味触之外尘为体,诸如饭、面、果子等类,可以分为多次进食,并且是一节一节,一口一口吞吃及嚼啜的食物,为肉体所仰赖的食物,主要是以姿口腹。[1]
分别
辨析
为何会产生食生色?
当食物吞下时,在受到消化之火与外来食素的支助,体内的食素即能产生食生色。这种色法是由吃下去的食物所产生的色法,所以称为食生色法。当我们饥饿的时候,会感到浑身无力,但是一旦吃了一点东西,饥饿很快就消失,体力也很快恢复了。这是因为当食物吃进胃之后,立刻被食素跟消化之火所包围,在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下,它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食生色,这些食生色很快扩散到全身,所以我们感觉到体力很快就恢复。[3]
食生色是怎样产生的?
当吃下去的食物进到胃中时,这些食物还属于时节生色,它们由许许多多的八法聚组成。这些色聚中的食素在受到胃中的消化之火——命根九法聚中的火界——的支助,就能够产生许许多多的色聚。由于这些色聚是由食物里的食素产生的,所以称为食生色。食生色也是纯八法聚: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当食物被吃下去之后,很快就让胃中的消化液消化了,然后产生许许多多的食生色,这些食生色一代又一代地生起,并扩散到我们全身。
以食生色扩散到眼睛为例:扩散到眼睛的食生色聚里有八种色法,其中的食素能支助其它的业生色,业生色里面也有食素,这种食素可以产生新一代的食生色聚,称为第一代的食生色聚。第一代的食生色聚又受到外在的食生色聚里的食生食素与消化之火的支助,产生第二代食生色聚;第二代又受到消化之火及外在食生食素的支助,产生第三代、第四代,一直产生四到五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