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知概念”的源代码
来自上座部佛教百科
←
所知概念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所知概念'''([[巴利语]]:{{NLK|paññapiyatta-paññatti}}):是通过概念所表达的意义,也叫[[意义概念]]({{NLK|attha-paññatti}})。它们能被(有情)依这或那方面而想像、计算、明了、表达与识知,这种概念因所知而得其名。<ref>寻法比库中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ref> ==概述== *'''所知概念'''与[[意义概念]]相同,如“地”、“山岳”等词是依元素的变化而命名。“屋子”、“马车”、“货车”等词是依材料的组成而命名。“人”、“个人”等词是依五蕴而命名。“方向”、“时间”等词是依月亮等的运行而命名。“井”、“山洞”等词是依没碰撞而命名。“遍相”等词是依各自的元素与心智的修习而命名。虽然这一切不同的事物在究竟上是不存在的,但能依作为(究竟)法的影像而成为心的所缘。 :*地、山岳等被称为“形状概念”({{NLK|saṇṭhāna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事物的形状。 :*屋子、马车、村落等被称为“组合概念”({{NLK|samūha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事物的组合。 :*东、西等被称为“方向概念”({{NLK|disā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方向。 :*早晨、中午、星期、月等被称为“时间概念”({{NLK|kalā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时间的单位。 :*井、山洞等被称为“空间概念”({{NLK|ākāsa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没有可触及物的空间。 :*遍相等被称为“相概念”({{NLK|nimitta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通过禅修而获得的心之影像。 ==参见条目==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注释与引用== {{reflist|1}} [[Category:缘]]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NLK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Reflist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所知概念
。
导航菜单
页面操作
页面
讨论
查看源代码
历史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台灣正體
页面操作
页面
讨论
更多
工具
其他语言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搜索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