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种”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上座部佛教百科
(→注释与引用) |
|||
第96行: | 第96行: | ||
[[Category:四大|*]] | [[Category:四大|*]] | ||
− | [[Category:色]] | + | [[Category:色 法]] |
2012年7月26日 (四) 21:53的版本
四大种(巴利语:cattāri-mahābhūtāni)也称四大元素、元素色、四界等,简称四大,指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
经藏语源
“ | 诸比库!有这四界。是哪四种呢?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 ” |
“ | 给瓦嗒!往昔,于此比库之教团中,有一比库,心起如是思念:“这四大种,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于何处灭尽呢?”……
……然者,比库!汝不应如是询问:“世尊!此等四大种,则: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于何处灭尽耶?”比库,应如是问:水、地、火、风于何处不坚住?长、短、细、粗、净、不净于何处不坚住?名与色于何处灭尽无余耶? 有此解答:不可见无量之识,于一切处舍弃。则于如是之处所,水、地、火、风不坚住。于此处,长、短、细、粗、净、不净亦然。于此处,名与色灭尽无余。由识之灭,此一切之灭也。 |
” |
“ | 思惟四大:又,比库们!比库仔细思量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组成要素的特性,他如此思量:“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 ” |
“ | 诸比库!以何为色耶?诸比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名为色。依食之集而有色之集,依食之灭而有色之灭。此顺色灭之道者,是八支圣道。 | ” |
论藏所述
- 一种色聚
“ | 什么是一切色呢?即是四大种与四大种所造之色。一切之色即非因、无因、因不想应、有缘、有为、恼坏、世间、有漏的[1]、顺结、顺系、顺暴流、顺轭、顺盖、己取着、顺取、顺杂染、无记、所缘、非心所、心不相应、非异熟非异熟法法、不已杂染不顺杂染、非有寻有伺、非无寻唯伺、无寻无伺、非喜俱行、非乐俱行、非舍俱行、非见非修所断、非见非修所断因、非流转非还灭、非有学非无学、小、欲缠、非色缠、非无色缠、所摄、非非所摄、不定、不出、已生、六识所识、无常、老所蔽。如是为一种色聚。………… | ” |
- 二种色聚
“ | 五八五 二种色聚-----有色取、非色取。有色之已取、色之不已取。有色之已取顺取、色之不已取顺取。有色之有见、色之无见。有色之有对、色之无对。有色之根、非色之根。有色之四大种、非四大种。 | ” |
- 五种色聚
“ | 五种色聚即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以及色之取着者,如是为五种色聚。………… | ” |
注释书所述
《清净道论·第十四·说蕴品》:
“ | (一)色蕴 此中,有任何寒冷等坏相之法,当知一切总括为“色蕴”。虽然此色依坏相说只有一种,但因为(大)种及所造的区别,所以有二种。此中的大种色,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的四种。 | ” |
《清净道论·第十七·说慧地品》:
“ | “色”即是属于自身相续的四大种、六所依及命根,如是当知“大种、所依等为色”。 | ” |
《清净道论·第十七·说慧地品·四界差别的修法》:
“ | (一)利慧的比库,若依“发是地界,毛是地界”这样的详细而取,则未免感到太迟缓,故只依“坚硬相的是地界,粘结相的是水界,遍熟相的是火界,支持相的是风界”这样的作意,他的业处便得明了。 | ” |
现代解释
寻法比库中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 地界(paṭhavīdhātu):它有如地一般,作为俱生色法的支助或立足处。巴利文paṭhavī(地)是源自意为“扩展”的词根,因此地界是扩展的元素。
- 地界的特相是硬;
- 作用(亦作味)作为(其他元素与所造色的)立足处;
- 现起是接受;
- 近因(亦作足处)是其他三大元素。
- 水界的特相是流动或溢出;
- 作用是增长其他俱生色法;
- 现起是把(同一粒色聚里的)诸色握在一起或黏着;
- 近因是其他三大元素。[2]
- 特相是热(或冷);
- 作用是使到(同一粒色聚里的)其他色法成熟;
- 现起是不断地提供柔软;
- 近因是其他三界。
- 风界的特相是支持;
- 作用是导致其他色法移动;
- 现起是带动(俱生色法从一处)至另一处;
- 近因是其他三大元素。
从整体来看,四大元素立足于地界;由水界黏在一起;由火界维持;由风界支持。这些是色法不可分离的主要元素;在它们的组合之下造成了小至微粒子,大至山岳的一切的物质。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
四大种叫做cattāri-mahābhūtani,或者又称为四界catasso-dhātuyo,也简称四大。这四大分别是地界、水界 、火界、风界。之所以称为界,它是究竟法的范畴。我们平时所认知的大地、土地、海水、江水、烧的火、灯火、吹来的风,这些都是属于概念的范畴。
- 地界的特相是硬。作用是作为俱生色法的立足处,任何色法都必须得依赖地而存在。表现为接受俱生色法[3]。近因为其余的三界。不能够把地界理解成大地,任何的物质,只要我们可以感受到,可以听到,所有这些现象都有地界。
- 水界的特相是流动。作用是增长俱生色法。现起是把俱生色法握在一起或者黏着。近因是其余的三界,也就是地、火、风三界。所有的物质能够成型,能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每一样的物质,必定有它的向心力,因为有了这种向心力,所以它能够把物质黏在一起,不会散掉,这种能够把物质黏在一起的作用就是水界所产生的作用。如果没有水界的凝聚力,那么物质将不能够成型,将会散掉。
- 火界的特相是表现为冷或热,换而言之,就是温度,温度就是火界。作用是使俱生色法成熟,也就是在同一粒色聚里面,它能够促使其它的色法成熟。表现为不断地提供柔软。近因是其余的三界。只要有物质现象,必定会有温度,温度其实就是火界。
- 风界的特相是支持。作用是使其它色法移动或者活动。表现为使色法从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近因是其余的三界。任何的色法能够支撑,能够支持,能够维持,就是风界。同时,任何的物质的运动都是风界的作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都是物质的世界,而任何的物质都是处在运动当中,能够动就是风的作用。
地、水、火、风这四大种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四大种立足于地界,由地界支撑着它们,由水界黏在一起,由火界而维持,由风界而支持。所有的物质现象,都有这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