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賢善經
一夜賢善經(Bhaddekarattasuttaṃ):《中部·後分五十經篇·分別品》第131經。世尊在本經中教導不追憶過去,不期待未來,於今日之現在不懈怠的真正賢者之意義。
漢譯
「 | 272.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德林給孤獨園。
於其處,世尊稱呼比庫們:「諸比庫。」那些比庫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說: 「諸比庫,我將為你們宣說一夜賢者的總說與分別。諦聽,善作意之!我要說了!」 那些比庫回答世尊:「是的,尊者。」世尊如此說:「 |
」 |
「 | 不追憶過去,不期待未來;
過去已過去,未來未到來; 現在所生法,當處即觀照。 智者增修彼,不羈不動搖。 熱忱今日事,誰知明日死? 絕沒有不與死大軍相約者![1] 如此熱忱住,日夜不懈惰; 此一夜賢者,寂靜牟尼說。 |
」 |
「 | 273. 諸比庫,如何是追憶過去(atīta)呢?追憶『於過去(atītamaddhāna)[2]有如此之色』而喜歡其處;追憶『於過去有如此之受』而喜歡其處;追憶『於過去有如此之想』而喜歡其處;追憶『於過去有如此之行』而喜歡其處;追憶『於過去有如此之識』而喜歡其處。諸比庫,這就是追憶過去。
諸比庫,如何是不追憶過去呢?不追憶『於過去時有如此之色』而喜歡其處;不追憶『於過去時有如此之受』而喜歡其處;不追憶『於過去有如此之想』而喜歡其處;不追憶『於過去有如此之行』而喜歡其處;不追憶『於過去有如此之識』而喜歡其處。諸比庫,這就是不追憶過去。 有智慧的比庫不斷地以該所緣增長修習觀,其觀不被貪慾等所牽制、所動搖,又或者涅槃不被貪慾等所牽制、所動搖,稱為「不羈、不動搖」。 想要不和死亡的大軍相約而遇者,那是絕不可能的事。 |
」 |
「 | 274. 諸比庫,如何是期待未來(anāgata)呢?追求『願於未來(anāgatamaddhāna)[3]有如此之色』而喜歡其處;追求『願於未來有如此之受』……『願於未來有如此之想』……『願於未來有如此之行』……追求『願於未來有如此之識』而喜歡其處。諸比庫,這就是期待未來。
諸比庫,如何是不期待未來呢?不追求『願於未來有如此之色』而喜歡其處;不追求『願於未來有如此之受』……『願於未來有如此之想』……『願於未來有如此之行』……不追求『願於未來有如此之識』而喜歡其處。諸比庫,這就是不期待未來。 |
」 |
「 | 275. 諸比庫,如何是受現在(paccuppannesu)諸法牽制呢?諸比庫,在此,無聞凡夫不見諸聖者、對聖法不熟知、不受聖法訓導,不見諸善士、對善士法不熟知、不受善士法訓導,認為色是我的,或我為色所有,或我中有色,或色中有我;受……想……諸行……認為識是我的,或我為識所有,或我中有識,或識中有我。諸比庫,這樣就受現在諸法牽制。
諸比庫,如何是不受現在諸法牽制呢?諸比庫,在此,多聞聖弟子見諸聖者、熟知聖法、受聖法訓導,見諸善士、熟知善士法、受善士法訓導,不認為色是我的,或我為色所有,或我中有色,或色中有我;受……想……諸行……不認為識是我的,或我為識所有,或我中有識,或識中有我。諸比庫,這樣就不受現在諸法牽制。 |
」 |
「 | 不追憶過去,不期待未來;
過去已過去,未來未到來; 現在所生法,當處即觀照。 智者增修彼,不羈.不動搖。 熱忱今日事,誰知明日死? 絕沒有不與死大軍相約者! 如此熱忱住,日夜不懈惰; 此一夜賢者,寂靜牟尼說。 |
」 |
「 | 正如所說的:『諸比庫,我將為你們宣說一夜賢者的總說與分別。』乃緣於此而說。」
世尊如此說。那些比庫滿意與歡喜世尊之所說。 |
」 |
巴利經文及其他譯本
- 英文譯本1:Bhaddekaratta Sutta: An Auspicious Day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 英文譯本2:Bhaddekaratta Sutta: The Discourse on the Ideal Lover of Solitude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Bhikkhu Ñanananda.